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6日 22:54进入复兴论坛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今天继续我们对于农民工就业形势的报道,昨天我们看到部分农民工不再离乡背井到外地打工。今年没到正月十五,关于民工荒的报道就已经充斥人们的视线。民工荒究竟荒到什么程度?会对原来的劳动力输入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记者顾平前往制造业为主,而且外贸出口量很大的长三角城市——宁波进行调查。
来到宁波,我们立刻感受到了招工的难度,虽然天在下雨,长途客运站附近路边招工的摊位却一个接着一个,有的小车还直接把招工广告夹在车窗上。只是,各家摊位上都冷冷清清,都没什么应聘的工人。在一辆招工的卡车里,几个人干脆打起了扑克。
2月13日大年十一,宁波人力资源市场举行年后第二场招聘会,市场门口摆满了一个个招聘的摊位,招聘者丝毫不在意天上飘落的雪,热情地招呼着。
进入招聘会现场,可以看到由于场地不是很大,显得人头攒动,但是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现场有70家企业,提供了3000个工作岗位,而进场求职者人数不到2000人,这和他们的预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龚高峰:但是像去年的话要多,我们多的时候,差不多要原来公交车上一样,人挤人。
我们发现,为了吸引有限的人,招聘企业都开出了看上去非常优厚的条件。有的打出年平均工资2.8万元以上;有的写着计件工资一个月最高能到4500元,而且免除一切后顾之忧;还有的甚至显得很温情“三星级住宿标准,有空调、电视,提供13个月的薪水,春节报销探亲路费”。但即便如此,一些摊位仍然无人光顾。采访中,不少企业都表示他们感受到了今年招工形势的变化。
宁波就业管理局副科长:调查了120家企业,调查春季以后你预测春节以后招工会不会困难,九成以上企业认为有一定困难和较大的困难,只有两家企业不会困难,
而有意思的是,我们在招聘会上发现,一些企业不是做人力资源的人员也冲到了招收普通工人的第一线。
在这些特殊的招工者里,我们认识了赵军刚,他实际上是一家企业制造管理部的体系管理科科长,今年年后却要负责安排为企业招聘2600名一线员工,我们看到,赵科长所在的企业奥克斯集团开出了包括免费住宿、节日慰问、高温补贴、工龄工资、带薪年休、免费旅游等优厚条件,吸引了不少人。眼见要到中午招聘会结束的时间了,赵科长一边吆喝,一边竭力挽留每一个过来看看的人。与招工企业的热情形成反差的是,求职的农民工反而显得不那么急。
求职者:就是看工资多少就差不多了,福利待遇,我们打工嘛,反正划得来就干,划不来就不干。
我们发现,年龄大一些的农民工最看重工资待遇,而年轻一些的打工者却有更多的要求。
求职者:工资这是一方面,最看重还是长远的发展前景,在进了公司之后工作方面有没有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在离人力资源市场不远的一家职介机构,我们遇到了从湖南凤凰县来宁波打工的小杨,年后他已经找了三天的工作了。
小杨:公司都看了不少,看了大概有八九家了,昨天刚刚才有一家老板给我打电话,让我到那面去,他说他们待遇还不错,但是我在考虑。
小杨今年29岁,17岁出来打工,做过路面混凝土工、搬砖工、喷塑工、机械操作工,甚至还干过广告公司业务员。而2011年,他想换一份新的工作。
小杨: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浪费了,我现在最终的目的就是找一家稳定点的公司,有稳定的工资,过个几年存点钱,想想自己该做点什么事情,
这家公司没有给小杨提多的要求,而且表示会考虑给小杨这个机会,月薪大约是1500元。
不过小杨还是决定继续看看,又看了两家。有一家在招流水线上的装配工,招工人员向小杨表示他们的工作很好做,报酬是按计件制。
招工:干净,手没有危险,今天有个人请假了,他这个工序就停止没人做了,那你就去做。
我们发现,看过的几家公司都没有对小杨的能力提什么要求,而小杨反倒显得举棋不定了。
保底工资1700,这个条件让小杨颇感兴趣,而接下来招工者说的似乎让小杨更加动心。
就在小杨艰难抉择的时候,赵科长招工进行得却还算顺利,原来预计中午能用大巴车带30个人回去,发车时却看到车里满满当当装了50人。不过,招工的目标看上去依然有差距,赵科长把新招到的人送到单位,便又立刻赶到公司的另一个招工点。
赵科长的招工点从马路边到火车站、汽车站,甚至摆到了菜市场,由于很多都是临时搭起的摊,经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麻烦,赵科长形容自己属于“游击队”。
赵军刚:比如说在(火车)东站,我们的车子什么就被当地城管就不准这边发,然后赶走了,就是游击队。
赵科长:用工缺口比较大,一个是大家产能扩张,都在提升,本来需求人员就比较大,另外一个因为城市生活成本比较高,很多员工如果在家乡找到相差几百块钱,他宁愿老家去找份工作。
在赵科长工作的奥克斯集团,我们看到新员工最多的生产线上,有一些工人还没来得及领到工作服就上工了。
前面我们看到了赵科长招工和小杨找工作的故事,可以看出今年找工作的特点——就是企业根本不挑,只要你肯来,我就肯要。而农民工却有了更多挑挑拣拣的余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赵科长能如期完成招工任务,小杨又能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吗?广告之后请继续关注。
最早有“民工荒”的说法,是从2004年开始的,之后每年或多或少地也会被提起,但这个话题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被大家这么多地报道,而对此反应最敏感的正是劳动力输入地的企业家,我们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浙江企业纷纷打出的温情牌为代表,大家各出高招,希望能引来并留住更多的工人。
这是今年1月30日,宁波奥克斯集团包大巴车准备送外乡员工回家过年的场景,60辆大巴车分17条线路,分别发往四川成都、陕西西安、河南商丘等全国各地。
为了这一次包车送员工回乡过年,奥克斯集团投入将近100万。连董事长郑坚江也出现在为普通工人送行的队伍里,他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都更期待能在年后再次见到自己的这些员工,因为2010年奥克斯已经碰到了用工困难的状况。
郑坚江:基本上生产的影响,就是员工招不到,没有原材料缺口,没有资金缺口,没有市场缺口,只有员工影响的缺口。
奥克斯建厂26年,去年是销售额最高的一年,超过260亿,但同时也是由于缺工影响生产最大的一年。
奥克斯董事长:订单就是受影响7%左右,有单子也发不出去。客户要的订单,最长的能够影响到二十几天,影响非常之大。
郑坚江告诉我们,由于之前建宿舍的地规划无法实施,去年集团断然决定在厂区辟出一块地建设员工宿舍。为建这个宿舍楼,奥克斯计划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
而在宁波另一家企业——广博集团,董事长王立平给前往甘肃招工的负责人打了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