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563,766,32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公司专业从事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提供商,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企业。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能够为客户提供智造+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的主要产品:以电池类型分,提供涵盖方壳电池、圆柱电池、软包电池、固态电池等各类电池类型在内的锂电池智造整线解决方案;以电池应用领域分,提供应用于动力、储能、数码等领域的锂电池智造整线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新型合浆系统、涂布设备、辊压(分切)一体设备、模切设备、卷绕设备、叠片(切叠一体、热复合叠片)设备、电芯组装生产线、化成分容测试系统、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工业信息化MES系统等。
光伏智能装备业务的主要产品:光伏组件MBB高速串焊设备、叠瓦焊接设备、汇流条焊接成套设备、IBC串接机、组件整线设备等光伏组件端智能装备;制绒/碱抛/清洗/去BSG/去PSG等湿法工艺设备、丝印烧结/测试分选工艺设备、Topcon、HJT等领域光伏电池端整线自动化装备;光伏储能电池制造装备、光伏智能工厂MES系统、光伏智能工厂AGV等智能物流系统等。
3C智能装备业务的主要产品:研发实时3D立体视觉、微米级高精度运动控制、亚像素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等工业智能领域,包括视觉测量、通用组装、3D曲面贴合、3D点胶、功能测试、精密成型、智能检测、精密治具等定制化智能装备产品与解决方案。
智能物流系统业务的主要产品:应用于智能工厂整线环节的各工序段AGV、穿梭车、堆垛机、输送线、智能物流立库等智能物流设备和整线物流信息管理平台(LMI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智能仓储管理系统(WMS)、智能仓储调度系统(WCS)、智能AGV调度系统(ACS)、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等智能工厂软件系统。
汽车智能产线业务的主要产品:全品类模组智能产线(涵盖方形/软包/圆柱等电池类型)、PACK智能产线(涵盖传统PACK/CTP/CTC等类型)、电驱智能产线(涵盖定子线/转子线/合装线/测试线等)、汽车总装智能装备等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氢能装备业务的主要产品:氢能燃料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包括膜电极(MEA)制备、双极板(BPP)产线、质子交换膜(PEM)制备、气体扩散层(GDL)制备、电堆(STACK)高精度自动化组装、系统(SYSTEM)总装到Stack/System测试活化、PEM电解槽制氢及测试装备等单机装备和整线服务。
激光精密加工装备业务的主要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显示面板、半导体、汽车、锂电、光伏等行业,提供激光精细微加工、相关联行业的测量和自动化智能车间解决方案。包括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激光蚀刻、激光开孔等智能装备和整线服务。
公司专业从事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提供商,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公司所处的行业为智能装备制造业,包括:锂电池设备制造业、光伏设备制造业、3C设备制造业、汽车产线自动化设备制造业以及氢能设备制造业,按照2012年10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锂电池包括动力、储能、数码等类型,锂电池设备行业为下游锂电池生产提供专用设备。
2021年,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市场驱动的阶段,不同价格区间都出现爆款车型。根据全球汽车信息平台MarkLines数据,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611万辆,同比增加11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352万辆,同比增加158%。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月提升,全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16%,较2020年的5.4%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从全球来看,2021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仅为8%左右,整体处于比较较早的发展阶段,未来空间巨大。随着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和安全性的不断提高,以及充电、换电等配套设施的不断改善,新能源车销量将继续快速增长。根据GGII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
按储能的应用场景划分,储能可以分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工商业和户用)。根据中国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储能锂电池的产量为32GWh,同比增长146%。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了多项有利于电化学等新型储能的政策。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5月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配套储能设施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市场化并网的条件之一。国家发改委于2021年7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在保持销售电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目录分时电价机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不断增加,配套储能需求相应增加。随着锂电池价格长期下降的趋势,储能其他应用场景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根据GGII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对数码锂电池的需求相对稳定。可穿戴设备、无人机、蓝牙音箱、电子烟等新兴电子领域快速发展,带动了锂电池的需求。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计,2025年全球消费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73.30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27%。
在下游锂电池高速发展的背景下,2021年锂电设备行业订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未来锂电池行业将继续高速发展。不同区域、不同背景的电池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内锂电池厂商大规模扩产方兴未艾,海外电池厂加快建设,整车厂也将开始量产电池招标。不同发展阶段的电池厂扩产叠加在一起,会对锂电设备产生持续的、不断增加的需求。
公司是全球高端锂电池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掌握生产动力锂电池电芯、储能锂电池电芯、数码锂电池电芯的全自动卷绕机、叠片机、成套整线设备以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等核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