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玻璃产业链恢复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下游在对需求的憧憬中积极备货,期货价格从近三年低位企稳上行,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于春节前后创出一季度价格高点1762元。春节过后,玻璃生产企业库存在前期高基数上进一步累积,期货价格因此承压调整。对房地产企业及玻璃深加工企业资金状况的担忧阶段性放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玻璃盘面价格走势领跌建材板块。
在房地产市场新房二手房成交数据好转、玻璃企业产销状况好转等因素支撑下,3月玻璃期货价格于1500元一线企稳上行。国际宏观风险事件扰动、原料价格波动及玻璃期货升水现货后内在的基差修复动能增强了玻璃期货盘面的波动性。玻璃原片生产企业库存连续五周显著下降后,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市场悲观情绪有所消退,玻璃期现货价格共振上行的态势逐步形成。
与期货盘面的宽幅震荡相比,现货端表现相对平稳。春节前现货启动晚于期货,涨幅弱于期货。春节后现货市场一度相对坚挺,但期货盘面的深度调整影响了产业链下游信心,价格相对较低的贸易商库存显著去化,生产企业库存下降势头被延缓,现货价格跟随期货走弱。2月末3月初下游贸易商及深加工企业开启新一轮补库,生产企业库存开启新一轮去化,并持续至今,现货价格也因此企稳并连续走高。截至4月初,主流地区现货价格已高于春节前后的阶段性高位。现货与期货价格交替领先,基差窄幅波动,总体运行在历史较低水平。
供给方面自2022年二季度末以来持续波动减量,在罕见的持续亏损压力下,玻璃行业经历了自发的产能出清过程,浮法玻璃在产日熔量从去年年中高点176825吨/天降至2月中旬低点159030吨/天,降幅10.0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生产平板玻璃15360万重箱,同比降低6.6%。当前浮法玻璃自发产能出清告一段落,冷修产线开始复产点火,产能拐点已经确立。截至4月6日,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 浮法玻璃产线变动
玻璃生产企业利润水平是玻璃供需状况的重要指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利润上扬,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利润回落;玻璃生产企业利润水平同样会反作用于玻璃供需状况。2020年至2021年玻璃生产利润向好并处于历史高位,玻璃在产日熔量从16万吨下方攀升至17万吨以上。2022年玻璃生产利润显著回落,全行业亏损的状况从2022年6月起持续了三个季度,以煤或天然气为燃料的产线元/吨;炉龄较长炉况不佳的生产线受能效水平、正品率等因素影响,亏损幅度更大。经过市场行情的严酷考验,当前在产产线主动冷修意愿不强,前期冷修产线复产点火的进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当期利润但仍会受到行业供需形势的影响。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量庞大、涉及领域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全社会能源消费增量的主要来源之一。节能审查制度是促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科学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源头性举措,也是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的重要抓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出台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3年第2号,以下简称《办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加强节能审查制度能效源头把关作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办法》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一是在节能报告编制和审查中增加项目单位产品化石能源消耗、单位增加值(产值)化石能源消耗、化石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量、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和供给保障情况等内容,充分体现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等新要求,有利于提高能源产出率,保障高质量发展合理用能需求。二是对于具备碳排放统计核算条件的项目,《办法》提出应在节能报告中增加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降碳措施、碳排放情况对所在地完成降碳目标任务的影响,从源头推进节能降碳,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奠定了工作基础。
《办法》要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是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需取得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需在开工建设前取得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通过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前,应对项目节能报告中的生产工艺、用能设备、节能技术采用情况以及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验收,并编制节能验收报告。实行告知承诺管理的项目,应对项目承诺内容以及区域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验收。分期建设、投入生产使用的项目,应分期进行节能验收。未经节能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使用。本办法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6年第44号)同时废止。
此前行业深度亏损状况限制了冷修产线复产进度,行业利润回正前景可期,冷修产线复产点火的进度有望加快。除经济层面因素外,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能耗控制政策实施时间节点或将阶段性加快冷修产线月玻璃产线复产及新投产点火进度量值得期待,浮法玻璃日熔量于5月末回升至17万吨附近概率增大。
同时从中长期角度看,玻璃供给端高质量发展仍大有可为。玻璃产线除需要满足愈来愈严格的能耗指标外,污染物排放标准也进一步收紧。2022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原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日用玻璃协会、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等单位共同编制的《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企业自2023年1月1日起、现有企业自2024年7月1日起,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按《标准》的规定执行。玻璃行业在能耗水平、污染物控制、需求规模、利润状况等多重约束条件下,将经历一个较长的产能去化周期。
国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生产地和消费地,2020年-2021年由于较高的房地产需求,历史性地从玻璃净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2022年国内需求走弱,玻璃出口量再度大于进口量。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浮法玻璃出口量1378万重量箱;2022年全年中国浮法玻璃进口量458万重量箱。
2023年1-2月,浮法玻璃出口量58.39万重量箱,进口量230.07万重量箱,出口大于进口的趋势仍在延续;同时2月份进口环比增加同时出口环比减少,显示国内供需状况有所改善。
平板玻璃主要用于建筑领域、汽车行业、光伏电子行业及包括制镜家具在内的生活装饰行业等。
关于玻璃年度需求判断,有两种思路或者两种需求力度的变化。一种判断是房地产竣工端需求跟随连续三年走弱的新开工出现趋势性下降;另一种判断是连续多年竣工强度弱于新开工后,2023年有望成为竣工需求较大的一年。这两种逻辑均有道理,很有可能是并行的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