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Stannum)金属元素,元素符号Sn,原子序数为50,是一种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低熔点金属,纯锡质柔软,常温下展性 好,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常保持银闪闪的光泽。缺点是延性很差,当温度下降到13.2℃以下,锡会逐渐变成煤灰般松 散的粉末,叫做“灰锡”。在161℃以上,白锡又转变成具有斜方晶系的晶体结构的斜方锡。斜方锡很脆,一敲就碎,展性很 差,叫做“脆锡”。
锡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平均含量只有0.004%,已知含锡的独立矿物有50种,主要的锡矿物有20多种,具有经济意义的主要为 锡石,其次为黄锡矿。
锡矿床在全球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分布环太平洋东西两岸,最重要的矿化区是东南亚区和东亚,,此外,南美洲安第斯锡矿带、非 洲中部、澳大利亚等地也有锡矿分布。
从产业链来看,现代锡冶炼主要包括四道生产工序,即锡精矿预处理、还原熔炼、精炼和烟尘与炉渣处理。其中还原熔炼主要 包括电炉熔炼、澳斯麦特炉两种生产工艺;还原熔炼处理会形成含锡量80%左右的粗锡;精炼通常采用火法冶金和电解法冶金 两种方法,形成含锡量99%以上的精炼锡,金属锡的中间产品以精锡产品、锡铅焊料锭、锡基铸造合金锭以及锡基轴承合金锭 为主,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农业、塑料、电子、轻工、汽车、船舶等终端消费领域。
回顾锡价,2007年以来共经历3轮价格周期,走势与半导体 行业周期重合度较高。
第一轮(2009.1-2015.12)半导体消费快速提升,叠加全球 锡矿供应连续两年下滑,锡价持续走高,后由于缅甸锡矿放 量,供给过剩,价格下跌。
第二轮(2016.1-2020.3)主产区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导致减 产,供需失衡,2019年半导体消费下滑拖累锡价表现。
第三轮(2020.4-2022.10)中国、欧美等经济复苏拉动传统 需求,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销两旺提供新动能,缅甸受疫 情影响供给受限,锡价单边上涨。2022Q2-Q3主要经济体为 抑制高通胀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有色金属普遍承压,同时国 内疫情反复导致需求端承压,锡价破位下行。
2022.11至今,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进入后半段,国内疫情政 策放开,锡价上涨趋势初显。
全球锡矿资源大型和特大型锡矿床数量相对较少,中、小型锡矿床数量偏多,开采方式以地下开采为主。据统计,以落后技术 生产的小型锡矿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0%,同时不少小型矿山开采生命周期短,储量也没有得到统计。
储量端,全球锡矿储量稳中有降,印尼储量首次超过中国。2022年全球锡矿储采比仅为14.83,勘查投入不足,新发现锡矿床 较少(美国地调局统计的全球70个锡矿勘查和开发项目中,仅有4个锡矿是1985年以后新发现的),新增储量远远赶不上锡矿资 源消耗量。其中印尼(17.39%)、中国(15.65%)、俄罗斯(9.35%)、巴西(9.13%)、秘鲁(2.83%)等是主要储锡国。
产量端,2022年在高锡价刺激下产量缓慢提升。中国仍是第一大产锡国(30.65%),其次为印尼(23.87%)、缅甸(10%)、 秘鲁(9.35%)。
2022年精锡产量总体持平。据ITA,2022年全球精炼锡产量相对持平,全球精炼锡产量估计达到38.04万吨,比 2021年的总产量37.94万吨增长0.3%。
前十大公司产量占比达56%。国内锡业股份仍是全球最大精锡生产商(7.71万吨),其次为秘鲁Peru公司(3.27 万吨)、云南乘风(2.06万吨)和印尼PT Timah天马公司(1.98万吨),其中除秘鲁Peru公司、云南乘风,马来 西亚冶炼公司外,其他主要精锡生产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产量下跌
我国总体锡资源储量逐年下降,储采比已达到7.57,低于全球平均水准。国内主力矿山目前大多面临资源枯竭、产量下滑的态 势,虽然潜在资源储量仍相当可观,但锡矿总体找矿勘查投入持续下降,找矿工作几乎陷于停滞,新增储量较少。
主要增量为银漫矿山复产。产量上,国内主要锡矿开采企业为锡业股份、兴业矿业南化股份。2019-2020年锡矿产量下滑, 主要受兴业矿业旗下银漫矿山停产以及锡价低迷影响,2021年银漫矿业开始复产,现有产能7500吨,考虑到其复工节奏和二 期项目建设,我们预计国内锡矿产量2023-2025年总体缓慢提升。
整体资源贫化,开采成本上升。印尼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产锡国,现有锡矿储量80万吨,储采比为10.81,同样低于全球平 均水平。目前锡矿整体资源贫瘠化,矿石品位逐渐下降,同时部分矿企已转为水下开采锡矿,开采成本上升,精矿产出受限。
未来锡矿产出稳中有降。印尼国内最大的锡生产企业为PT Timah(印尼天马),但由于管理不善,其矿权地已经被大量小型 私立采矿者过度开采,目前产出依赖于海底锡矿,开采成本较高, 2021/2022年产量下降10%/25%。2021-2022年印尼产量 提升主要是受印尼私人冶炼厂(2020年产能占比62%)小规模生产推动,当锡价较高时,小企业马上增加产量,锡价下跌时, 则选择关闭产能。随着印尼当地环保政策趋严,私人冶炼厂产能受限,锡矿资源将更多向大型冶炼厂集中,未来锡矿产出预计 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
缅甸是中国的主要锡矿进口国,2018年之前占比基本稳定在90%以上,目前正常月份占比达到70%以上。缅甸锡矿产出总体呈下降趋势。缅甸的锡精矿供应主要来自于佤邦曼相矿区,2005年开始开发该地区高品位、低成本的锡矿 山,产量快速增长,最高达到5万吨/年以上,2017年全面进入地下开采阶段,平均品位降至1.5%-2%。但在库存以及尾矿回 采的支撑下,锡矿出口总量并未下滑。2018年后由于品位下降,缅甸锡矿产量进入下降通道,且2020年疫情影响通关效率, 产量大幅缩水。总体来看,未来该地区锡矿供应仍呈紧缩态势。
其他主要的锡矿生产地区主要为秘鲁、非洲、玻利维亚、巴西等地。秘鲁是全球第四大产锡国,国内唯一也是最大的锡矿山为Peru公司旗下圣拉斐 尔矿山,2023年年初因社区抗议活动停产,目前虽已复产,但一季度生产已经 延误,未来不排除再次停产风险,产量波动较大。非洲刚果、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正处于产能快速扩张的阶段,其中刚 果Alphamin公司 开发大型矿床 Mpama South,使公司为世界上最大的锡生 产商之一,该项目首次生产将在 2023 年 12 月进行,预计每年生产7200吨锡 精矿。巴西是全球第七大产锡国,主力矿山Pitinga是全球第三大锡矿山,贡献大部分 锡矿产量,此外Auxico旗下Massangana 锡尾矿项目2023年预计投产,年产 能3600吨。此外在 2023 年有规划生产的项目还有 Kasbah 的摩洛哥项目 Achmmach 以 及哈萨克斯坦的 Syrymbet,但是尚在试产阶段,并未明确正式投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