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调查研究要在“实”字上下功夫

近期,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强调在做好基层调研的过程中,要本着“心系群众”的原则,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分析本质、把握规律、助推工作,以便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挖实际过后,做到掌握实情、联系实际、做出实策,才能不脱离实际,做到“对症下药”。

在调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唯上、不唯书,“调研”不是“调演”,要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坚决杜绝“车上转一转、门口站一站、报告看一看”的走马观花式调研,也不搞“走秀式”“盆景式”的“花架子”调研,确保调研成果真真切切的反映出基层实情,为广大党员干部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要深入联系实际,做到接地气、沾泥土。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杨宁,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苗乡江门村当一名大学生村官,立志带领家乡脱贫致富。为找到本村的“财富密码”,杨宁深入农户开展调研,通过一户户走访,发现了紫黑香糯这个独特品种,最终带领父老乡亲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调查研究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看看“示范点”观摩“先进村”就能完成的,只有真正沉下心去开展调研,与群众“拉拉家常”,与村干部“掏掏心窝”,去伪存真、抽丝剥茧、拨云见日,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紧紧抓住问题表象这根“藤”,才能摸出乡村振兴这颗“瓜”。

开展调查研究务必求“真”,“真”既指“真心”也指“真实”。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出现在哪里,我们的调研足迹就要遍布哪里,多到基层一线去倾听声音,多到问题现场去深挖细研,做到“身入心至”。调研时要时刻怀揣为民真心,多贴近基层、多靠近群众,不仅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听真话、察实情,明底数,才能够得真知、悟真理、办真事。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党员干部要多走出办公室,带着真心热情,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千家万户、田间地头,走进街头巷陌、工厂车间,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多接些“烫手山芋”,多倾听群众呼声,听民声、访民情、换真心、聚民心,让调查研究成为解决民生问题“最后一公里”的“尖兵利器”。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