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营商环境赋能加码 招商引资磁力强劲

2022年投资逆势增长。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055个、预计完成投资1114.6亿元,首次实现“双千”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3年项目未来可期。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100个以上、计划投资1200亿元以上。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0个以上,引进国内到位资金500亿元以上,引进外资7亿元以上。

风帆万里风正劲,奋楫争先赢未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二天,自治区召开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充分释放大抓发展、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2月8日,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贯彻落实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总结成效,表彰先进,激励引导全市上下互学互鉴、比学赶超,让赋能加码的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磁力强劲,为深入实施“强首府”工程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力争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推进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基础,项目是根本。和林格尔新区作为自治区和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始终把抓好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2022年,和林格尔新区顺利完成年初确定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全年签约产业项目90个,协议总投资1297.7亿元,其中已落地重点产业项目65个;全年完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43.79亿元。”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徐艳国说,为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和林格尔新区建立了完整的政策服务体系,先后制定了《“以商招商”奖励办法》《关于支持数据中心上下游相关制造业发展的奖励办法》《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云谷片区土地分级分类供应最低综合成本价格评估方案》《关于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增加新型工业用地(M0)分类的通知》,修订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生产厂房、科研用房、办公场所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补贴办法》,完整的政策体系,给了投资者稳定预期,让企业投资安心、放心。

和林格尔新区招商引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生态链招商。新区聚焦数据中心,下大力气做大算力底座,通过庞大的算力底座进行导流,构建以数据中心为底层架构立体式的产业发展生态链,先后引进了中、农、建、交、浦发等银行总行和华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并行科技等数据中心,正在积极对接光大、招商、华夏、网联清算、交通部信息中心、国家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字节跳动、联想、阿里等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下一步,和林格尔新区将聚焦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首府城市副中心持续发力,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实干中履行新区职责,体现新区担当,贡献新区力量。”徐艳国说。

而拥有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的土左旗,2022年重点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0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亿元,超额完成投资约7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年共对接洽谈165个项目,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2个,协议投资总额509.2亿元。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全球领先5G工业互联网奶粉智能制造项目、伊利智造体验中心竣工投产,乳产业链实现产值108.4亿元。伊利智能平台和众拓等服务平台投入运行,年营业额实现227亿元。敕勒川乳业开发区工业产值达到235亿元,增速42%,创5年来最高水平。“今年,土左旗对标全区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2023年招商引资‘增量提速年’行动部署要求,结合自身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重点围绕乳产业及上下游产业、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现代物流产业,聚力引进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土左旗委常委、常务副旗长王中钢介绍说,今年,土左旗将瞄准全国500强企业、头部企业、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靶向招商,手拿图谱、手握行业领军企业名册,洽谈引进一批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项目。计划全旗每月新签约项目不少于8个,年度签约项目100个以上,协议投资额不少于28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年度新引进亿元项目40个以上,其中乳业开发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包括总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

2022年,赛罕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050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亿元,增长12%。全年签约落地50个项目,完成投资66.8亿元。总投资206亿元的中环产业城开工建设。总投资73.6亿元的中环晶体五期扩能、中环25GW智慧化切片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欧晶科技在深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今年,赛罕区将推进实施重点项目166个,年度完成投资170亿元,其中实施产业项目76个、基础设施项目40个、民生项目50个。

和林格尔县更是通过集群效应赋能产业提质升级,2022年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85个,完成投资97.2亿元。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持续做大做强,蒙牛升至全球乳业第七名,八期鲜奶、奶酪、低温三大工厂建成投产,正大鸿业食品加工厂、燕京啤酒10万吨生产线正式投产。新材料产业扩容提质,博锐5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投产,显鸿科技建成自治区首家自动化无尘智能物联设备制造中心。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国天风电一期具备送电条件,大唐百万千瓦风光发电、和林电厂火电灵活性改造等项目陆续开工,中环新能源入选自治区首批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清单。生物医药产业加速成长,博晖生物、科拓生物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唐药业健康产业园开始试生产。今年,和林格尔县的招商引资目标是,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协议总投资280亿元以上,累计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

线上充分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的支撑作用,线下深入推进“一门、一窗、一次”改革,在2022年国务院一体化政务服务评估中,呼和浩特从2018—2020年以来的“中”组别跃升至“高”组别,成为进步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

从2021年7月启动“一网通办”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目前呼和浩特市本级66%的事项实现“一网通办”,57%的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审批局44%的事项通过数据共享应用实现“免证办”。特别是去年10—12月疫情期间,全市“全程网办”业务量近15万件,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疫情对企业和群众的影响。

首府“全周期”企业服务,打造出高效便捷的准入准出环境。在准入方面,通过线下“一站式服务”、线上“全程电子化”等措施,企业开办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比国家现行要求缩短了87.5%。2022年以“政府买单”方式为新开办企业减免成本约266万元。在准出方面,推行企业注销“照章联办、照银联办、证照联办”改革,实现证照注销跨部门一次性办理。企业开办指标在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连续3年位居全区前列。

为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呼和浩特市推行10种项目分类申报、4个阶段并联审批、3条主线并行推进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模式,线个部门全部进驻“工改专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